成品人片α直接观看_丝瓜传媒18勿秘密入口在线_禁止丨8勿进30000部芒果资源

公告:
欢迎访问台州育华(七大校区)官网!2025年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报名工作已经拉开序幕,有意向今年报名的学员请抓紧联系我校报名,以免错过。咨询电话:0576-88195000 0576-88195005 18906566101[沈老师]
2025年04月13日
星期日
农历三月十六
学校网站在建设中,给大家带来不便,请谅解。
18957602815 (叶老师)
当前位置:今日新闻  <>  返回首页


李一诺: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阅读数: 6195人次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9日

 

 

经济解决今天的问题,科技解决明天的问题,而教育解决后天的问题。


教育问题和孩子问题是未来的问题,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未来。如果我们不提前思考和布局后天,就会永远在“今天”处在被动局面。当下的中美贸易战和深层的互不理解,一定程度上,是二十年前的教育后果。

我远不是专家或学者,但作为教育的实践者,也借最近的契机,写一点思考。这个“契机”,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教育是公共问题,公立教育是公共服务,而且是政府提供的核心公共服务之一。政府征税,举办公立教育;纳税人纳税,享受政府提供的教育。在任何一个正常国家,公办教育都是教育提供形式的主体。鉴于公共政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想和教育政策制定者,分享一些思考,提一些建议。挂一漏万,希望有些用处。

 

一、教育政策需要转变思路,从“管控”到“成全”

在系统层面,好教育从不是“管”出来的,是从信任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改革开放如果有什么经验的话,就是靠释放经济活力、靠改革、靠给个人和公司信任和空间。监管当然重要,监管是定标准和底线,但不是自己当主力运动员,更不是无处不在的管控。

我们教育政策的基本思路,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靠“管”,管的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结果“管”的人辛苦,被“管”的人痛苦,而且也管不出更好的成果,大众对当下教育的满意度不高,我想这不是什么秘密。

通过高管控体系保证质量的初衷是好的,但一方面导致行政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又导致了无数寻租空间,事事要找人、找关系,造成巨额社会成本。教育者和办学者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和教育无关的事情上,降低了在教育本身的投入,影响教育的质量。最终的结果,就是连学校本身,都成了名利场。

最近,被人民网报道的“严书记女儿”上学的事件(“严书记女儿事件”:三大疑问待解),“内定生”、“条子生”成了大家见怪不怪、心照不宣的现象。北京某著名中学,每年招生季收到的“条子”,已有上千之巨。

一个教育界朋友说,你看中国的名校校长,主流是两类,一类是政治家,一类是商人,教育家成了少数,这是高管控高寻租下形成的可悲而无奈的现实

这次征求的意见稿里面,有一些条例本意是“禁止”寻租的。比方说因为高管控,所以学校资质难拿,导致很多买卖租用资质的事情发生。所以实施条例里要“禁止租用和借用”,但操作起来能“禁止”得了吗?很难。最终成了无止境的猫抓老鼠。定了条例也很难实施,所以与其后知后觉地禁止寻租,不如从根本上反思教育政策,改变思路。

当然,教育和经济又不同。教育是公共服务,而且是政府提供的核心公共服务之一。我想政策制定者的一个逻辑也许是:因为是义务教育,所以要高管控。从政策制定角度,这样的逻辑关系其实不一定成立。义务教育需要政府免费提供,但不需要政府事无巨细地管控。近到日本,远到北欧,都是政府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兼高信任、低管控的体系,教育成果有目共睹。所以,如何在公办体系中创造活力?核心还是靠信任、靠释放活力。

芬兰是公办教育的典范,他们成功的核心,就是高信任、低控制的体系。也许你说,芬兰国民素质高,高福利,但这是我们不转变思路的原因。在经济领域,上世纪80 年代我们的富裕程度和国民素质比现在整体要低不少,但以信任为基础的改革仍然取得了重大成功,不是么?

▲  图里提到的 7 大横贯能力分别为:思考与学会学习的能力;文化感知、互动沟通与自我表达能力;照顾自己,照顾他人,安排日常生活和安全的能力;多元识读;信息技术能力;职业技能与创业精神;参与、影响并构建可持续性未来的能力。

▲  芬兰国际教育评估中心的老师分享图,横轴是“控制”, 一端是“外部控制”,另一端是“内部控制”;纵轴是“信任”,上面是“高”,下面是“低”。 他们认为最好的教育评估基于高度信任,是依靠组织的内部评估,所以芬兰的教育评估在右上角。

如何破?核心是转变思路,从管控到成全。

2018年4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将临床试验申请由批准制改为到期默认制的国际通行做法。简单讲,本来由我报上去等你批,经常一等就是 2-3 年,现在改成你报上来,如果监管方 6 个月不回复,就默认通过。 

近几年中国的药物审批政策,有多次重大突破,业界一片欢呼,国内外普遍赞赏,最终广大老百姓受益。药物审评审批政策里的很多突破,对教育政策有很大借鉴意义。“默认制”的前提,是行业整体发展、机构水平提高,所以能报上来临床试验申请的,都有专业能力。这样的制度安排,以最终结果为导向,让行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是正向循环。退一步想,如果这样一个最高监管的行业,都可以做默认制,办学、教育是不是也可以借鉴? 

 

二、允许多元共生才能有活力,允许突破常规才可能创新

最近贸易战,芯片、创新被热烈讨论,咱们也来讨论几个问题:

 

如何成为创新强国? 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到大学再拨款发力就晚了,需要我们在基础教育就能够成全和支持。

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创新?需要构造支持学校和教育者的创新环境。

如何构建支持创新的环境? 靠开放、多元,允许突破常规。具体到教育,一是在公办体系内部,允许多元和创新,一是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提供多元性的可能。 

回到中国的经济改革,改革开放的“杀手锏”也就是搞特区。说到底,就是允许在有限范围突破常规,实践创新,带动创新。

社会力量办学,一方面帮政府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提供创新的可能性,因为不是拿纳税人的钱,可以做很多政府公立体系做不了的探索,给教育的进步和改革提供试点和数据,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

而我们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我相信本意是鼓励支持民办教育的,但是支持性的实践落实慢,管制性的实践落实快,作为终端的学校,最终感受到的限制大于支持,还没有实现法律的本来目的。我想这也是“管制”的思维和行动惯性所致。

比方说,目前北京苛刻的学籍管理、招生工作管理,对民办学校几乎每一招都可以将其“置于死地”。假如学生转学去民办学校,需要有转学目的地租房三年的证明,这就基本不能转学,进而限制了民办学校的生源。

更不健康的是,社会力量办学本来可以提供多元化力量,却被限制成只能做公立学校的翻版。比如校长要中级以上职称,45 岁以下,这本是对公立校长的要求。民办系统的职称评定从来没有真正落实,如果一直在民办学校的教育者,不可能有足够的职称。所以这里的基本假设是,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样就是合格的、优秀的。如果是这样,民办学校的多样性、补充性和创新性又体现在哪里?

我想这后面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怕“出乱子”。教育官员不容易做,因为教育问题从来不只是教育问题,常常是社会转型期矛盾的出口,所以“千篇一律”的要求,似是安全的政策,但这种“安全”是有巨大潜在代价的。多元性的扼杀,会导致教育的停滞,阻碍进步和发展。

对多元化的建议,可以在两个层次上改进。一是不要用公立体系翻版的思路要求民办教育,民办教育不拿政府的钱,没有义务和公立教育保持一致性。民办学校应该借鉴中国自己的经验,在一定范围内做试点,允许尝试不同模式,支持突破创新。

 

三、教育政策需要和社会现实挂钩

上面提到教育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社会转型中很多问题,都会在教育上集中展现。因此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时候,也建议和实际情况联系更紧密些。举几个例子 :

 1. 民促法里,不允许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营利,也不允许向家长筹资。那钱怎么来呢?条例里有一个想当然的“出路”——基金会捐赠。

我自己是做公益的,这条路可行么? 基本不可行。

首先,中国整体公益行业发展低,没有这么多捐款。美国的捐赠总额是 GDP 的 2%,中国的捐赠总额只占 GDP 的 0.2%,而其中的 75%,是企业捐赠,经常是为了地方政府需求,或者上市企业做的小额多次捐赠。美国的私立学校,大部分是非盈利的,靠的是个人捐赠或者“家长筹资”,就是这样也只占到全体学校数目的 4% ,所以中国的捐赠环境,远远不够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

其次,就算是有捐赠,捐赠的钱能花到办学上么?基本不能。

在中国办学,最大开支是什么?是地方和房租。按照目前的办学要求,小学要有200米环形跑道。以北京为例,四环的租金至少一年2000万,哪一个基金会愿意付房租?如果我们在这个基金会的理事会上,,有两个选择:A 是支持一个学校,一年房租2000万,B 是支持教师发展,5000元就可支持一名教师一年的培训,或者几十万元就能支持一个网上课程,理事们会投哪个?

 2. 第二个例子,就是办学资质的硬件标准。办学要求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为了学生有好的硬件条件,包括室外空间、跑道等。如果这些都没有成本,或者政府给地方,我想所有的办学者都会支持这样的高要求。

但是房地产让这成了不可实现的梦。上面说了,要开一个满足办学要求的学校,在北京四环一年千万租金是下限,还没算前期建设和装修成本。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学校都远离市区,才能控制成本。在全世界教育的趋势都是社区化,微小化办学的时候,中国正好相反,学校越来越远,越来越大,越来越像工厂,引发不少弊端:

(1)孩子们坐校车,或者家长接送,早出晚归,不利于健康。最合理的方式,是孩子能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到校,特别是低龄孩子。

(2)接送造成交通拥堵,父母疲惫。

(3)学校脱离真实社区存在,孩子们没有了解社区、了解社会的机会和出口,不得不在封闭的教育环境“学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孩子们不接触真实的生活,周遭的社会,教育变成了简单的知识灌输,没有最根本的活力。

如何办?也有办法,就是支持社区微小学校的存在,放低对室外空间的要求,但要求办学者解决户外活动问题,比方说租用第三方的活动空间、利用公园等公共资源,或者允许使用公立学校的活动场地。其他国家的公立学校,在公立学校时间结束后,都是对公众开放的。本来就是纳税人的公共资产,周围公众有使用的权利,做好管理就可以。为什么一定要重复建设呢?

当然如果政府可以把闲置的公共资源拿出来办学就更好了。这个思路我们不是没有探索过,但是得到的回应是基本不可能,如果有公共资源,为什么给你呢?在反腐大环境下,这对官员是风险,做不了。所以一方面有很多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孩子们在四环外上学。

另外,就算可以投资,这样的导向也不会支持更多社会力量进入优质教育。一个海淀的课外辅导机构,几百平米,不需要任何户外场地,可以招生 200~300人,每个孩子每学期 30 万培训费。每平方米的产出,比200 米跑道的校区大多了,而且合理合法,审批容易。你是投资人,你是投学校、还是投这个机构?

 

四、怎么管,也可以更有智慧

 

我非常理解管控的必要性,现在民办教育的大标签下,的确乱象丛生,需要管理。但是用什么思路管?政策制定的层面,需要更高的智慧,不能用“堵”来管,也不能违反常识和规律。

 

还是以民促法举例子。其中一个思路是要求信息披露,公示。我们管企业的时候,如果不是上市企业,企业是没有批露和公示的义务的。即使大家做了,公示谁看呢,谁保证信息真实性,要不要更多人核实,大量的行政成本谁来负担?本来可以拿来做好教育的资源,会不会变成又一层行政成本?如果没有解决上面这些实操问题,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还有一个是要求“非营利”。其实现状是,在民促法新修订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前,并没有一处“营利”的学校,但实际怎样大家也清楚,谁也没有耽误赚钱。现在哪怕这样要求,我相信所有学校都会把账做成“非营利”去满足检查。大家都理解,是不想让逐利的资本进入义务教育,但在执行层面很难落实。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支持小型学校发展的前提下限制招生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大利可图,逐利资本自然退出,这样,政策执行起来也容易,不用去看假账,学校营利也赚不多,要监管,到学校数人数就可以了。

这个前提是允许小规模学校的合法存在,同时降低办学门槛,更利于行业的规范化,并为“教育家”办学和教育创新提供生长的土壤。 

最终,回归第一性原理。

政策制定很难很复杂,但是不管多复杂,有一点可以作为指导,就是不断回归第一性原理,思考什么教育才是理想的状态。我们的政策如果支持这个理想状态,就是好政策,反之就是不好的政策。

我觉得,教育的几个理想状态是:

1. 社会精英(指本身受过良好教育,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愿意、可以,被鼓励进入教育。能持续吸引优秀人才,行业才有希望。

2. 教师的状态,在教育里是舒展的。有舒展的成人,才会有舒展的儿童。

3. 做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需要我们有谦卑之心,换了儿童视角,你会发现,教育里重要的不是“名师”、“快速提分”,而是看不见的东西,是支持性的,信任的友好的关系。 

4. 更多的人,更多受过好的教育的人,愿意孩子在中国受教育而不是出国,更多外国人愿意到中国接受教育。我们说文化自信,这一条做到了,才有自信的基础。

 

我们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政策是在吸引人才,还是驱赶人才;是在支持老师,还是管控老师;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规律,还是以成人为中心便于管理;是在提高中国长远的竞争力,还是在拖后腿。有了这些思考,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政策方向。



上一篇:今年台州高考中考安排出炉!考生、家长、市民们都要注意了
下一篇:步入2018年,学信网的改革对提升学历有什么影响
 
相关新闻
·宁波大学温岭市育华成人培训中心教学点23级成人教育本科论文答辩顺利举行
·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台州市路桥区育华学校教学点成人答辩圆满完成
·台州育华教育参加浙江工商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5年度校外教学点工作会议
·清明节放假通知
·丽水学院召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会议
·浙江省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联盟专题研讨会在嘉兴大学召开
·浙江农林大学隆重举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现代农业经
·嘉兴大学隆重举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
·丽水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5级新生线上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隆重举行
·浙江工商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5级新生线上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隆重举行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和校外教学点设
·在职人员想报名2025年成考?请如何选择正规教学点就近入学?
·提升学历竟可以抵扣个税!
·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召开 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
·王浩在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上强调 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
·每人1000元!3月4日开始,浙江这些人员可以申领
Shou Image
车致| 金川县| 固镇县| 彰化县| 太仆寺旗| 始兴县| 南雄市| 天门市| 肃宁县| 都江堰市|
  • <samp id="g02ma"><tfoot id="g02ma"></tfoot></samp>
    特别推荐    
    育华学校常年招生项目 育华学校常年招生项目

    ·育华学校常年招生项目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如何从学信网下载电子注册备案表?
    ·台州育华教育2023级成人高等教育
    ·2025年成教学历(高起专/专升本)报
    ·社会是如何看待成人学历文凭?学
    ·台州育华(学历教育)招生各高校备案表
    ·职称认定和职称评审的区别是什么
    ·嘉兴学院召开2021年继续教育函授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21年成人
    最新新闻    
    ·宁波大学温岭市育华成人培训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台州市
    ·台州育华教育参加浙江工商大学高
    ·清明节放假通知
    ·丽水学院召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
    ·浙江省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联
    ·浙江农林大学隆重举行高等学历继
    ·嘉兴大学隆重举行高等学历继续教
    ·丽水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5级
    ·浙江工商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
    ·在职人员想报名2025年成考?请如
    ·提升学历竟可以抵扣个税!
    ·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召开 扎实推
    ·王浩在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上强
    ·每人1000元!3月4日开始,浙江这
    课程列表    
    ·嘉兴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
    ·宁波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
    ·浙江工商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浙江农林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人高等学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
    ·丽水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
    <th id="g02ma"></th>